1、烟花爆竹
2、释迦文化
3、仙水岩的崖墓悬棺充满了神秘色彩,景区每天定时上演“升棺”表演(10:00-16:00,每2小时一场,供参考),演示将棺材固定到绝壁中的洞穴里的过程。游人在桃花洲岸边仰头观赏,表演则在对面的岩壁上进行,看起来十分惊险,又因为“升棺”与官”谐音,也有些人来此讨个好彩头。水面上停着竹排,升棺表演前约10分钟会表演展现古越人渔猎生活的“鸬鹚捕鱼”。
4、道家文化
5、均分月饼和西瓜
6、由主祭持切刀,将月饼人口数均匀分切,每人一份。西瓜每人一瓣,水果自取。
7、武当山从山脚的武当山镇,到主峰——天柱峰顶端,分布着太子坡、紫霄、南岩、金顶(太和宫、金殿)等景区。各景区在群山环抱中,周边树木苍翠。各个景区都保留了大量的道教宫殿,来到这里,静下心来,感受道家“道法自然、天人合一”的境界。
8、赞礼唱:从献。主祭离开奠席,参祭者按照长幼之序依次到奠席前,跪,上香(拿三支或一支),默默祈祷心中所愿,然后向月神行拜礼一次。直至所有女性参祭者拜完。
9、D2:乌鸦岭-南岩宫-金顶-琼台-山门-玉虚宫
10、赞礼唱:三上香。执事递上三支香,主祭在蜡烛上点燃,向月神鞠躬,再将香插于香炉中。如此三次。赞礼唱:三祭酒。执事斟满酒爵,递给主祭,主祭将酒洒在席前的地上,再将酒爵放到祭桌上。如此三次。
11、中秋节景区正常开放。
12、河灯一般用木板做底,灯体为防水纸,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,也有茄子灯、南瓜灯,有的人家还要在灯上写上亡人的名讳。夜幕降临,人们将一盏盏河灯点亮置放河中或湖中,让其顺水漂流,以此祭奠先人,寄托对亲人的缅怀之情,表达对幸福、平安的祈求,希望随着长流水,祛除疾病灾祸,子孙幸福安康。
13、直到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”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成为我国主要的民俗节日。根据我国的历法,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,为秋季的第二个月,称“仲秋”,八月十五又在“仲秋”之中,所以称“中秋”。中秋节在八月十五,所以称“八月节”、“八月半”;中秋节的主要活动是围绕“月”进行的,又称“月节”“月夕”;中秋节月亮圆满,象征团圆,又叫“团圆节”。在唐朝,中秋节还被称为“端正月”。关于“团圆节”的记载最早见于明代。《西湖游览志余》中说:“八月十五谓中秋,民间以月饼相送,取团圆之意”。
14、赏月撤掉祭桌,在月下布设中秋家宴,大家一起赏月、宴饮。
15、主祭将祝文和月光纸放到席前小盆中,焚烧。
16、文房四宝(笔墨纸砚)
17、“玉兔捣药”,道教掌故之一。见于汉乐府《董逃行》。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,浑身洁白如玉,所以称作“玉兔”。这种白兔拿着玉杵,跪地捣药,成蛤蟆丸,服用此等药丸可以长生成仙。久而久之,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。古时候,文人写诗作词,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,像辛弃疾的《满江红·中秋》即以玉兔表示月亮。至于诸多旧小说,也常常使用此等掌故以暗示月亮。在道教中,玉兔常常与金乌相对,表示金丹修炼的阴阳协调。
18、焚祝文及月光纸
19、象形文字
20、龙虎山位于鹰潭市郊,是道教发源地,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当年就是在此修炼得道的。龙虎山的外貌和武夷山相似,都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,是世界自然遗产。乘竹筏在泸溪河上看两岸的山景感觉非常棒,而古越人的崖墓悬棺、升棺表演也是很夺人眼球的看点。
21、月出后,向月亮的方向安放好祭桌,摆放好祭品,点燃红烛,铺设好席子。
22、敦煌莫高窟
23、赞礼唱:拜月。拜-兴-拜-兴-平身。主祭及参祭者一起向月神行再拜之礼(即拜两次)
24、门当户对
25、三国演义
26、孔孟之道
27、每年都有大批的中外武当武术的爱好者来到这座仙山拜师学艺,山上的太子坡和山下的玉虚宫都是他们经常练功的地方。如果你在山中看到习武的道人或者武术爱好者们在练功习武,可以默默地观赏,张三丰的遗风在他们身上传承着。
28、故宫博物院
29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
30、赞礼唱:祭月。主祭出位,到奠席前,跪于席上。
31、游玩龙虎山,最合理的是观光车与步行、漂流结合的方式。一天游览主要景点,可由游客中心乘观光车至正一观,而后转乘至最远的上清古镇(10公里左右),由此逆行游览回到起点。古镇中的房屋大多为新建,可先到长庆坊,然后沿着上清古街逛逛。镇中最值得一看的是天师府和上清宫,天师府是正一派的祖庭,现存的木建筑大多是清朝的古物。上清宫距此还有几公里路程,游客少些,不愿等观光车也可打个摩的前往。
32、崖高数百米,崖壁上崎岖不平,重岩叠嶂,峰峦高耸,可谓是绝壁奇峰了。
33、孙子兵法
34、中午在古镇用餐,而后乘车返回正一观。此处的道观比天师府略小,是近几十年重建的所以比较新,可简单看看。出正一观,再走5分钟就到了漂流的起点,由此漂流至终点仙水岩,全程大约50分钟。沿途可观两岸的山景,船夫会结合这些景色给你讲一些太上老君、王母娘娘之类的传说,但要另收费。著名的“十不得”丹霞石景在这一段大概能看到其中三处。
35、警世通言
36、参祭者正坐于祭者席上。执事、赞礼就位。
37、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,相传为月神太阴娘娘、月下老人及土地公生日,故拜月、祭土地为中秋的主要祭祀活动之一,道教尊月神为太阴星君又叫月光娘娘、太阴星主、月姑等。中秋节的来历,根据史籍的记载,“中秋”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中。到魏晋时,有“谕尚书镇牛淆,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”的记载。
38、北京烤鸭
39、中秋节十二生肖是:卯兔。
40、上香、祭酒
41、儒家文化
42、沐浴更衣沐浴,穿上汉服。
43、来武当山游览,建议有两天时间,这样能够将武当山的大部分景点都囊获其中。大致线路:
44、你可以步行,也可以途中乘坐景区观光车,观光车停靠在景区内各主要景点。乌鸦岭是山中主要住宿地点之一。
45、执事递上赞美月亮的祝文,主祭借月光与烛光,向月亮展开诵读。
46、主要景点沿着泸溪两岸由北向南分布,依次是象鼻山-仙水岩-无蚊村-正一观-上清古镇(上清宫),紧凑点可一天游玩主要景点,也可分为两天细细游览。景区是一票制(每个景点可游览一次),通常会买全程票,包含观光车和漂流(或游船)费用,比较合算。观光车招手即停,可多次乘坐。如果需要在此留宿,鹰潭市区以及景区的游客中心、仙水岩、上清镇、九曲洲附近均有住宿,但通常以游客中心附近为大本营。
47、看罢表演,乘免费摆渡船到对岸,再沿路标走到仙女岩,这块被称作“大地之母”的岩石是龙虎山最著名的一处,惟妙惟肖。桃花洲不远处是象鼻山南门,在半山腰修有平整的栈道,可边走边从不同角度欣赏山的轮廓。这座象鼻山的形态比桂林那座刚毅许多,笔挺的象鼻子非常逼真。从沿着栈道走到东门,大约1小时。最后一个景点是无蚊村,乘观光车前往即可。无蚊村本身景色一般,更多人来这儿是为了填肚子,村里面有两道名菜:天师豆腐和天师八卦宴,都是素菜。可解决晚饭。
48、传统词汇
49、《帝京景物略》中也说:“八月十五祭月,其饼必圆,分瓜必牙错,瓣刻如莲花。……其有妇归宁者,是日必返夫家,曰团圆节也”。
50、赞礼唱:礼成。至此,中秋祭月仪式完成。
51、红白喜事
52、尊老爱幼
53、武当山古建筑群是包括“五岳”在内的其它名山无法比拟的。永乐皇帝的“北建故宫,南修武当”工程,使武当山的道观成为了明帝国皇室的家庙,也让这里的古建筑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,而按照真武大帝修真神话的设计布局,又为这里增加了道教的神奇玄妙。
54、放河灯又称放荷灯,是一种汉族民间祭祀及宗教活动,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,对活着的人们祝福,常在每月初一、十五和逝世忌日进行。道教、佛教等宗教活动常在农七月十五举行。
55、年中秋节龙虎山开放。龙虎山,位于江西省鹰潭市,相传张道陵在这里“丹成而龙虎观”,故取名为龙虎山。
56、武当山位于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,是道教中真武大帝(玄武大帝)修炼飞升的地方。而元末明初的道士张三丰,更是集其大成,使武当成为中华武林中重要的门派之一。
57、每年10月中下旬到11中旬期间,是武当山赏红叶的好时节。
58、喻世明言
59、醒世恒言
60、它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貌,由山麓洪——冲积扇形成的红色砂砾组合而成的丹霞山体,整个崖体十分高险,基本上与地面垂直。
61、中国传统文化,是民族文明、风俗、精神的总称。“文化”的定义,往往是“仁者见仁,智者见智”。简单地说,中国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三家为主干[1]。三者相互依存,相互渗透,相互影响,构筑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。这三家传统文化之思想,在中国合称为“三教”。中国传统文化
62、克己复礼
63、D1:山门-太子坡-紫霄宫-乌鸦岭
64、如果是下午到达龙虎山,则推荐先去上清古镇,第二天一早前往正一观玩漂流(此时几乎不用排队),而后上岸游览象鼻山,看升棺表演、仙女岩,而后沿着泸溪步行到无蚊村吃午餐,附近还有古越民俗村之类的景点可看,慢慢享受龙虎山风景。